九游娱乐-鲍仁君谈杨瀚森NBA前景,媒体球迷需理性看待 耐心等待成长
mawlb
2025-08-19
12
导语:
国内篮球新星杨瀚森因在CBA联赛中的出色表现引发热议,部分媒体和球迷将其与NBA选秀前景紧密挂钩,知名篮球评论员鲍仁君在个人专栏中呼吁,各方应理性看待杨瀚森的成长,避免过度吹捧或苛责,给予年轻球员更多时间和空间。
杨瀚森崛起:天赋与潜力并存
18岁的杨瀚森身高2米16,司职中锋,上赛季在CBA青岛队崭露头角,凭借出色的篮下技术、灵活的移动能力和敏锐的封盖意识,他迅速成为国内篮坛焦点,本赛季,他场均贡献15.8分、9.3篮板和2.4盖帽,数据亮眼的同时,更展现出不俗的比赛阅读能力。
国际球探报告评价杨瀚森“具备现代中锋的雏形”,但同时也指出其身体对抗和投篮稳定性仍需打磨,NBA选秀专家乔纳森·吉沃尼曾表示:“他需要至少两年以上的系统性提升,才能适应更高强度联赛。”
鲍仁君观点:拒绝“捧杀”与“棒杀”
针对近期舆论对杨瀚森的极端评价,鲍仁君撰文指出:“中国篮球历史上不乏‘伤仲永’的案例,过早的吹捧或贬低都会毁掉一个好苗子。”他以周琦为例,回顾其从“大魔王”到NBA边缘人的起伏经历,强调环境对年轻球员心态的影响。
鲍仁君认为,杨瀚森目前最需要的是九游娱乐“稳定的成长环境”:“NBA固然是最高殿堂,但盲目追求‘镀金’可能适得其反,姚明、易建联的成功背后,是扎实的青训基础和循序渐进的培养计划。”他建议媒体避免炒作“明年必进NBA”等话题,球迷则应减少“打不好就喷”的浮躁心态。
NBA门槛:技术差距与竞争现实
尽管杨瀚森的天赋被认可,但NBA对国际球员的要求日益严苛,以2023年选秀为例,58名被选中的国际球员中仅3人来自亚洲,且均为技术成熟的即战力,对比杨瀚森与近年成功登陆NBA的欧洲中锋(如申京、波尔津吉斯),其在以下方面存在明显短板:
- 身体对抗:NBA内线平均体重超过110公斤,杨瀚森目前仅98公斤,核心力量不足易导致攻防效率下降;
- 投射范围:现代中锋需具备三分威胁,其本赛季三分命中率仅28%;
- 比赛经验:国际球员通常需在欧洲联赛或NCAA证明自己,CBA的竞技水平尚存争议。
鲍仁君强调:“与其纠结选秀顺位,不如关注他能否在CBA持续进步,王治郅22岁登陆NBA,姚明21岁成为状元,他们的共同点是国内联赛的绝对统治力。”
球迷声音:期待与焦虑并存
社交媒体上,关于杨瀚森的讨论两极分化,部分球迷认为“中国篮球需要下一个旗帜”,甚至将其比作“约基奇接班人”;另一部分则质疑“连CBA都未统治,何谈NBA?”
对此,青岛队主帅刘维伟表示:“我们会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,不会因外界声音拔苗助长。”球队已为杨瀚森聘请专职体能师和外籍技术教练,重点提升其下肢力量和面框技术。
专家建议:长期规划重于短期热度
篮球分析师张阳指出,杨瀚森的团队需明确发展路径:“若以NBA为目标,可选择参加NBA全球训练营或G联赛试训;若优先国内发展,则应强化核心技战术。”鲍仁君补充道:“球迷不妨学习马刺培养文班亚马的耐心——即便天赋顶尖,马刺也允许其犯错成长。”
中国篮球的崛起需要更多理性声音,杨瀚森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,而媒体与球迷的“冷热均衡”,将成为他成长路上最重要的护航力量,正如鲍仁君所言:“给年轻球员一片安静的土壤,时间会证明一切。”
评论